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三是坚持科学发展重考评。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既要注重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又要注重把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关键环节。最近中央出台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是新时期干部考核评价的指导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尤其需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首先,注重考评内容的科学化,实现考评的全覆盖。首先,设置“政绩成本”指标。包括经济成本、环境成本、政治成本、机会成本等。如果一项政绩很显著,但为此人财物成本过大,造成环境恶化,损害社会利益,考评中就不能算好政绩。其次,细化量化指标权重。把目标责任细化为数值形态,特别是强化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目标责任,不能量化的指标也要提出明确要求,综合运用等级式和定义式评价尺度。再次,坚持分层考评原则。对领导班子和对领导干部的考评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考评指标要分层次,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岗位要求的不同。其次,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过来领导干部的考评工作大多是在体系内部相对封闭地进行,考评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群众的参与和监督,考评结果与社会公众感受存在差距,其真实可靠性无法考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让干部考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再次,注重考评方式的灵活性,增强考评的实效度。针对过来干部考评方式上的年终一次性集中考核,忽视平时考核;考核过程偏重静态方法,缺乏深度。要建立考评队伍。要实行政绩考评人员资格认证制,要建立政绩考核工作责任制,确保考核工作质量。要加强日常考评。可以采取记载重大工作事项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定期考察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收集新闻媒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信息和反映。要交给人民评价。要转换视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