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分泌物。r
(3)饮食宜富于营养而好消化。发热时,可吃流质饮食。热退,饮食仍须清淡,但不必吃素。因为麻疹病程长,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多,完全吃素,就会缺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不仅疾病不易痊愈,还可能得维生素A缺乏症。在出疹期间喝芦根水,可帮助表疹(使疹子出透)。r
(4)注意发现并发症。如果病人高热不退、咳嗽加重、气喘发憋,常是并发肺炎的表现。若病人声音嘶哑、喝水吃奶发呛、吸气时明显费力,是并发喉炎的表现。有并发症时,常常疹子出不透,疹色淡白或发紫。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r
4.预防r
(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菌。r
(2)2岁以下或有慢性病的小儿,接触麻疹病人后,可进行人工被动免疫。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人工被动免疫的免疫力可立即出现,但持续时间只23周。在小儿接触麻疹后5天内注射足量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品可制止发病;在接触5~9天内注射,可减轻症状。r
(3)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r
(4)接触者检疫。r
(三)风疹r
1.流行特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小。r
2.症状r
(1)潜伏期约10~21天。r
(2)病初可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体温多在39℃以下。r
(3)发热当日或次日就出现皮疹。皮疹很快布满全身,但手心、脚心一般没有皮疹。r
(4)病人耳后及枕部的淋巴结肿大。r
3.护理发热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孕妇勿护理风疹病人,以免感染风疹,致胎儿畸形。r
(四)幼儿急疹r
1.流行特点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不强,多发生在6个月~1岁半的小儿。r
2.症状r
(1)潜伏期约4~8天。r
(2)起病突然,体温可达39℃~41℃,食欲差,但精神尚好。r
(3)高热3~5天后体温骤然下降。在体温下降时出现皮疹,1~2日皮疹完全退净。r
3.护理高热期间多喝水,适当服退热药降温,以免因高热而惊厥。r
(五)流行性腮腺炎r
1.流行特点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r
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可经飞沫传染。r
2.症状r
(1)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r
(2)1~2天后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楚,有轻度压痛。张口或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胀痛,尤以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加剧。r
(3)一般先一侧腮腺肿大,1~2日后另侧也肿大,经4~5天消肿。r
3.护理r
(1)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r
(2)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吃酸、辣的食物。r
(3)本病可采用中草药治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