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而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真正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意味着党的执政使命更为重大和应有更严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跟上时代潮流并不是党的目标,走在时代前列才是党的本色,否则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创先争优活动是党建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以经常性工作促进先进性建设,以先进性建设促进执政能力建设,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f所以说,提出党建科学化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课题。
二、必须系统地科学地推进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推进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创新,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科学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切实加强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制度保障和科学方法推进。科学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充分认识和把握两大转变和四大考验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前提。加强科学理论指导。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结合的产物,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
f团结战斗的集体,科学的理论是指引这个集体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的一面旗帜。我们今天遇到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源化、信息社会化,前人都未曾遇到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就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实现理论指导的科学化,理论武装的常态化,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完善科学制度保障。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制度要能构成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称之为科学。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加强制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