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内容摘要:计算机软件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密切关系,但计算机软件有自己的特点及其保护的特殊性,不能将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单一地运用于计算机软件保护。因为版权法、专利法等单一保护措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建立一个以版权法、专利法等多种法律相结合的综合保护模式,是当前解决软件保护问题的最佳途径。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挑战Thechalle
gea
ditssolutio
aboutthei
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
ofcomputersoftwareAbstractcomputersoftwareiscloselyco
ectedwithi
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
Howevercomputersoftwarea
ditsprotectio
haveow
characteristicsI
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
ca
otbesi
glya
ddirectlyappliedi
toprotecti
gcomputersoftwareBecausesi
gleprotectio
measuresuchascopyrightlawpate
tlawhasgreatlimitatio
Itisthebestwayofcomputersoftwareprotectio
toestablishacomprehe
siveprotectio
systemwhichi
cludesallki
dsofi
tellectualpropertylawKeywordcomputersoftwarei
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
challe
ge1969年,美国IBM公司率先采取软件和硬件分开计价,由此带动了一个
f新兴产业一一软件产业。随着软件产业初具规模,软件的价值日益为人们所了解
通过法律保护软件以带动产业发展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保护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保护社会各利益群体主要包括开发者、使用者、竞争者及
社会公众在软件产业发展中的利益平衡,各国都在探索最有效的软件法律保护
制度。但版权法、专利法等单一保护措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去找到一个最佳途径对计算机软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局限一)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的主流地位八十年代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开始通过修订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纳入了版权法的保护客体。1980年12月,美国修订了《版权法》,从立法上正式确认了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一般文字作品属于版权法保护客体。1985年日本修改版权法,对计算机软件加以版权保护。1991年5月14日,欧共体部长理事会颁布了《计算机程序法律保护指令》,对保护对象、程序作者、反向工程、特殊保护措施等作了详细规定。由此,欧共体在计算机程序法律保护问题上最终引进了统一的版权法保护体系。1994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签署了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f协议》,该协议第10条第1款规定:成员国或成员地区都必须把计算机程序作为伯尔尼公约中所指的“文字作品”给予保护。1TRIPS协议作为WT0的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