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我国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的分类:临床上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目前确凿病因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吸烟、饮酒、过量摄盐、超重、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能很好地控制,使患者在相
2
f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无并发症状态。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原因,占510。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1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2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可发生子痫;4内分泌性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5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激素等。
高血压的特点:高血压通常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大部分人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增高或血压升高的程度与患者的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一致。很多病人即使患高血压多年,甚至血压很高,仍然不会感到不适。所以,高血压更大的危害在于它的“隐避性”,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检测发现的。一旦发现,不论轻重,都应尽早干预治疗。正是由于“安静”的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后果非常严重,卫生部早在1998年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就倡导35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另外35岁以下有危险因素(吸烟、肥胖、血脂异常、家族有高血压史等)的人群应做到每年就医测一次血压。对于已患高血压的病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当做到至少每月就医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危害:
3
f近20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几乎增加了一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约16亿高血压患者,每年约增加新发病300万例,并且发病率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所以防治高血压病刻不容缓。高血压已经成为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等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见表)高血压常损害的靶器官和引起的相应的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