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易水平不断提高,两国在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上的合作不断加深。德国“工业40”提出后,中国更要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吸收德国的先进经验,借助创新产生的高端制造技术,实现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特征及意义
(一)德国“工业40”
“工业40”是以工业制造业全面深度信息化,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深度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1。工业40所产生的信息化红利,不仅能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商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提高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水平,还能减少资源消耗,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创造力、效率和质量。
“工业40”主要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化的起点和关键,通过数字化,可较为便利的将各种行为、状态、特征等转变为信息,为后续的信息化操作提供相应的便利。其次是自动化。通过信息、数字化和软件等技术,将一系列生产和管理流程实现数字化和标准化,在操作管理的过程当中可根据指令和要求自动进行运作。然后是网络化。利用信息通信和网络技术,把生产设备等各类主题按照一定的协议集合起来,克服空间、时间及个体能力的限制。降低信息交流、知识传播的成本,从而提高操作效率。最后是集成化和智能化2。通过利用信息、软件和网络技术,实现对管理、生产设施、及其设备的控制,对业务大数据进行自动的智能分析,挖掘对产业生产和管理有价值的信息。
(二)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要内容可总结成为:一条主线、四大转变3。
“德国40计划”是“中国制造2025”的既定方针和策略,它会为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挑战的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顺利实现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经验4。“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5。不同点是:“德国工业40计划”侧重使用信息网络和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来改变制造业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让企业通过使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增加市场竞争力的手段实现价值,更加注重高端装备和布局的智能生产,而“中国制造2025”则更加强调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二、我国制造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核心技术缺失,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
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较低,仍处于技术的改进和模仿阶段,从产品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