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秋季保健常识
秋季保健常识精神调养秋季的精神调养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收敛神气,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准备。触景生情,易增忧伤。忧伤又容易伤肺,肺气虚后,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又会下降,耐受性的下降,又进一步促使伤感、悲秋情绪。《黄帝内经》中提出822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8221的养生原则,这对精神调养也适合。中医认为心藏神,神安则寿。若不知调摄精神,则精血渐衰,形体耗败,老衰立至。秋冬之时调养精神以养其阴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求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度思虑,尤其不宜动怒。因怒则气机上逆,每易耗伤肝血,损及阴精,甚则阳亢化风,而容易诱发眩晕、中风等病症。遇事冷静处理,以保养阴精。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不断丰富生活内容。金秋十月,与农民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琴、棋、书、画,自得其乐。精神调养上要掌握主动权,要多想高兴的事,多做高兴的事。
起居调养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起居作息要作相
f应的调整。8220早卧早起,与鸡俱兴。8221意思是在秋天,要早点睡觉,早点起床。因为秋天晚风凉,人由夏时而来尚不能完全适应,故而早卧,既顺应阳气之收,又避免冷气入中。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阳气收之太过。在秋季,还要注意衣服的增减。初秋季节虽然还有一段比较炎热的日子,但一早一晚却是凉风习习了。因此,立秋之后就不要再经常赤膊露体,随时防止凉气的侵袭。民间说的8220白露不下露8221,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要避免一下子衣服穿得太多,捂得太严,对于青少年,宁可让其8220冻一冻8221,以增强其耐寒能力。到了深秋季节,风大转凉,则宜及时增加衣服,体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应注意。
饮食调养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8220秋燥8221,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8220燥胜则干8221,津液既耗,必现一派8220燥象8221,常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燥邪犯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故在饮食调养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则。元代著名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8220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8221事实证明,
f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品,遵守8220少辛增酸8221的原则,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