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2120702王位世袭制3.116002宗法制二、22鲁齐国3世袭统治权3.周文化三、1嫡长子继承制31社会结构对点训练1.C根据题干和图像信息可判断这位英雄是大禹,舜和禹之间是通过禅让制继承而非血缘关系,由此可以排除含④的A、D,大禹治水就是治理黄河。由此得出正确答案为C。2.DA项是原因,B项是目的,C项是形式,而“人牲”主要是商王祭祀祖先和神灵的。3.A题干的时间为“周公东征后”,内容大意则为封亲戚为诸侯,以巩固周的统治,由此可知“封建”为分封制。4.C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的内容是土地和人民,分封的对象中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5.BA项与“齐鲁”二字没有关系;现在山东省的行政区域与古代齐鲁两国的封地并不完全一致,并且齐鲁两国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所以C、D两项不符合史实。由此可见,A、C、D三项均不正确。6.D宗法制是西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故A、B、C三项均被排除,答案为D项。7.D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选D项。8.B因西周主要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故属于平民的乙是不可能被分封为诸侯王的。9.D10.C大宗、小宗是相对的,无论周王、诸侯、卿大夫等都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凡嫡长子皆被认为是大宗。
5
f综合运用11.1特点:从分封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旧族等;从封地分布看,同姓亲族封于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从分封过程看,除土地外,有些受封者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2西周初年,形势动荡,分封制度的历史作用在于巩固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建立起一套比商代更加紧密、关系更加明确的分封制。不能仿效,因为依靠血缘关系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12.1宗法制度;大宗小宗有相对性;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2西周分封制;加强统治、扩大疆域,同时潜藏着割据隐患。3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实施法则,使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解答这些城址普遍存在着高峻的城墙和深陷的壕沟,这表明阶级分化的加剧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