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NaHCO3
猜想三:含有
;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预设实验现象
预设实验结论
①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
②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猜想二不正确
③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三正确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
。
【实验反思与拓展】
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
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
f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
f2019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涂黑)1.【解答】解:A、煤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纺纱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水铸锅只是铁状态和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2.【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禁止吸烟,故选项错误。故选:B。3.【解答】解:A、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D、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含量最多;故选项正确;故选:D。4.【解答】解: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