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氨
学习目标1.认识氨气的溶解性。2.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重点氨气的溶解性、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探究一、氨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
注意
NH3极易溶于水,可由喷泉实验证实,实验室收集NH3只能用2.化学性质
法收集。
1氨与水的反应
氨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氨与酸的反应
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为
。
注意
1干燥NH3时不能用浓H2SO4,原因:2NH3+H2SO4NH42SO4。2液氨与氨水不是同一种物质,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
3NH3遇HCl产生白烟现象,可用浓盐酸检验NH3;NH3遇H2SO4无白烟现象,原因是H2SO4
f不易挥发。
3.用途
1氨是
工业和
工业的原料。
2氨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二、铵态氮肥
1.化学氮肥
2.铵盐
1概念:由
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
2物理性质
铵盐均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均溶于水。
3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如NH4Cl、NH4HCO3
a.NH4Cl△
。
b.NH4HCO3△
。
②与碱反应
a.离子方程式:
。
b.应用N实H验+4的室检制验NH3
注意
1铵盐受热分解不一定产生NH3,如NH4NO3△N2O↑+2H2O。2检验NH+4的答题规范①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或者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②现象、结论:试纸变蓝色或者冒白烟,说明是铵盐或待测液含有NH+4。三、氨气的制备
1.工业制法
。
2.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
2实验装置
f3验满方法
①
。
②
。
4干燥方法
5尾气吸收:将蘸有硫酸溶液的棉球放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处。3.简易制法用浓氨水制取1反应原理浓氨水与NaOH固体或CaO制取NH3是因将浓氨水滴到固体氢氧化钠或CaO上,NaOH溶于水放热或CaO与水反应放热,都会促使氨水分解释放NH3。2实验装置
注意1不能用NH4NO3代替NH4Cl制取氨气,原因是NH4NO3受热爆炸。2干燥NH3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也不能用CaCl2。3试管口棉球有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的作用。学习小结1.NH3是唯一的碱性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H2O是唯一的可溶性弱碱。2.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