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
河北省安新县寨里乡小营小学凌倩
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并非神话,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辛苦付出,想要获得成功,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人并非生来就具有某些好的习惯或不好的习惯,而是在后天慢慢养成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的掌上明珠,甚至几个老人宠着一个孩子。绝大多数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他们溺爱孩子,很多事情包办代替,促使一部分孩子只知索取,而不知给予。觉得父母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习惯了接受,习惯了享受。由于他们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儿童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合作的条件,因而“以我为中心”
的意识较强,对同学缺乏同情心,缺乏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礼仪。所以学生入
学以后,几十个人生活在一个教室里,孩子们可以说每个人眼睛看到的是自己,只要对自己没好处,只要是自己受一点点委屈,都会争个没完,互不相让,还常常会有不如人意的现象发生,这些在行为上和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以小引大,不可忽视。
小学段阶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来谈一谈,仅供参考。
一、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生应具有专心听讲、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课外自学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教给学生专心听讲的方法,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提出,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特别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了解学生作业中的常见错误和多发错误,让学生认真纠错。还要把好作业有意识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榜样看齐的向上心理,自我纠正错误,书写规范。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好的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