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2设计理念: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
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4【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教学难点: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做模拟统计实验让学生探讨如何估测事物的数量。种群密度的调查。第2课时:种群的几个特征以及他们是怎样影响种群密度的种群的空间特征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呈现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时,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
动作为让学生尝试、增强趣味性的操作。
5授课过程
教
学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内
学生活教学意
动
图
容
f展示图片,教师引出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分析一下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3某村子中全部青年男女。
导
4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自然区域内
入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
学生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对例子进行判断
明确种群概念的含义
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
通过个
加,这时种群就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思考体和种
新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总结:任群之间
何生物的关系,
课
都不能使学生
单独生明白:种
活,他的群不是
生存既个体的
会受到部分叠
同种生加。种群
物的影有它的
响,又会特征,引
受到异入下面
种生物内容。
的影响。
种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所以把握种群的数量
特征很重要。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100颗黄豆和200颗绿豆。只告诉学生豆子的总数。
把两种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