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接近于击穿前的临界电压,从而保证最高的除尘效率。随着电子技术
的飞速发展,控制部分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先后由晶体管电路控制
到集成电路控制,进而到计算机控制及智能控制,发展到目前的网络控制。
使电除尘的运行、管理及自动化程度,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电除尘器的本体和电源装置到现在已发展到日趋完善的阶段,实践经验
也得以不断地积
4
f南京国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累,回顾电除尘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也是很有益的。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从1911年起,美国人斯特泪W.W.Stro
g开始研究电除尘的理论,他
对诸如尘粒荷电、电场形态、除尘效率等方面不断作出了大量的分析,他
的不少分析直到今天还是正确的,为电除尘的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到1922年多依奇Deutseh假设在没有紊流等理想条件下推导出除尘效率的理论公
式。据此,人们还常把效率与收尘极板面积和气体流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冠以多依奇的姓氏,成为目前除尘理论的基础。多依奇公式是在安德森
A
derso
关于电除尘指数定律的基础上导出的,所以多依奇公式也称为安
德森一多依奇公式。1923年罗曼Robma
确立了电场荷电的原理,1932年波德尼尔Pamhe
ier和莫罗一哈诺特Moreauha
ot发表了粒子碰撞荷
电和扩散荷电的方程式,到1951年怀特导出了更加精确的扩散荷电方程式。
1948年怀特和1961年波德尼尔报导了捕集高比电阻粉尘时反电晕影响的研究结果。1918
年沃尔柯特Wolcott,1934年费兰克Fra
dk,1960年彭尼Pe
eg和克雷格
Craig对火花放电进行了研究。1970年奥格尔斯比Oglesby和尼科尔斯Nichols提出了包括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理论和经验在内的数学模型,1957
年克奇Gooch等人对这一模型作了改进。
综上所述,电除尘基础理论经历了不少科学家的探索和研究,电除尘经
历了几十个年代的工业实践,在结构、性能和控制方式等方面,随着工业
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以提高与完善,
达到了长期、可靠和安全的运行要求。
我国从事电除尘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1949年以前,全国
5
f南京国电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只有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和本溪水泥厂等有屈指可数的几台电除尘器,
而且性能很差,结构也非常陈旧。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较长的时间里,
由于工业不发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但为了回收有价
值的物质,在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相继也采用了一些电除尘器,这些
电除尘器一部分是国外引起的,一部分是仿制的,直到上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