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异物、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禁用本法。二.耳穴压籽耳穴压籽法通过刺激耳部相应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f1、适应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2、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3、注意事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治疗期间,患者要经常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按23次,以加强疗效。(4)夏季可留置13天,冬季可留置710天。三.拔罐有利用火力排去空气的火罐法,包括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等等;有利用煮水排去空气的水罐法;有利用注射器或其他方法抽去空气的抽气罐法。如以吸拔的形式分,又有单罐、排罐、闪罐、走罐之别。1适应症:基于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拔罐疗法治疗面较广,如: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等。2应用禁忌:
f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3)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疗。(4)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5)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6)孕妇的腰骶及腹部不宜拔罐。(7)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拔罐(8)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均不宜拔罐(9)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风,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