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分化的根源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二、非选择题第31题21分,第32题19分,共40分31.(21分)历史地图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f材料二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什么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制度的弊端。9分材料三
2分析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提取有关汉唐间地方机构分布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四
f3提取材料四两幅图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建筑的风格和体现的实质有何不同?8分32(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4分)(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5分)(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10分)
f淮南二中2017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