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根据“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原则,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2、运动的实质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大刮“共产风”。3、运动的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的觉悟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坏了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和生产力下降。二、国民经济的调整从1959年起,特别严重是1960年夏以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使国民经济陷入困境。1961年正式提出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久,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进程被中断。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一、“铁人”王进喜
f1960年春,石油会战的成功,打破了“中国贫油”的悲观论调。二、“两弹元勋”邓稼先1959年6月,为了增强国防势力,打破国际上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苏联政府终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中央下决心自己制造原子弹。在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一代核科学家的集体努力下,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意义:两弹的成功爆炸,表明了我国已具备核防御力量,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极大的鼓舞了民族自信心。邓稼先的评价:邓稼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制和爆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群众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第6课“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一、发动1、原因:①制度建设方面:这是党和国家民主与法制不健全的表现。②个人发面:毛泽东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式,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2、性质: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广大人民带来灾难和损失的动乱,它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3、经过: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这场由“中央文革小组”操纵的运动,很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