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将其分解到各月,形成每月的控制指标,在每月月末,对本月完成的各项工程用工数量与月初计算的控制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推行工序单价承包制,依据工程量清单及企业定额,科学、合理地测算每道工序的承包标底价,并引入竞争机制,在班组之间开展竞标,实行优胜劣汰,与善管理、单价低的施工班组签定每道工序的承包单价合同,以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人工费用支出中,要杜绝工程量清单以外又无法签证的用工,因为这些用工是不能得到费用补偿的,这些支出意味控制指标的失控,也就会减少已取得控制成果。2、材料费用的控制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成本中约占60~70,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材料费用的控制主要应从“量”和“价”两方面进行。根据材料的供应方式不同,“量”和“价”的控制也有所不同,对施工单位自己供应的材料,在“量”上,要以施工单位自
f己算出的材料用量(最好以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为依据计算)为主,而将工程量清单上提供的材料用量作为参考来确定各分项工程材料用量,要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材料管理部门应根据确定的各分项工程的材料用量进行限额发料,避免材料的浪费;对于砂、石等散碎材料,加强计量验收;对不易在单个分项上进行划分的材料,应至少在每月根据工程进度进行一次核量,如果实际用量超出施工单位自己算出的用量,就应该找出原因,加强控制。在“价”上,应通过采购过程降低材料单价来控制,对量大价高的材料,一方面要发挥企业集团化优势,通过集团采购(如有的材料是企业各分公司或项目都要用的,就可由公司组织,集体采购)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尽量直接向厂家定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对一般性的材料,要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货比三家,以最低的材料价作为采购价格。同时,还应注意市场信息,随时掌握主材的变化趋势,争取在价格对自己最有利时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合同。另外,如果市场材料价格已高于投标时考虑的材料价格风险,那么就应及时与业主协商,争取重新签署一个新的材料价格。对业主供应的材料,重点放在“量”的控制上,要确保足斤足两,并严把质量验收及材料入库环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改进施工技术,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月末应把控制后的材料用量和价格同工程量清单上的数量和价格进行对比,考核结果,找出原因,并制定措施。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