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要做到“快、均”,一般在1040分钟加煤一次(根据煤气用量)。通常有煤气出口温度的高低以及烧嘴的喷火状态来判断,煤气出口温度高,说明料层较薄,应增加煤量,烧嘴喷火无力,且火色偏红,甚至有少许黑烟,说明煤气不足,煤气炉料层可能烧穿或有结渣现象,应加煤或打钎、出渣。
2、看火与搅火:操作正常时,炉内煤层表面呈桃红色,且有均匀暗黑斑点。
f为了使燃料沿截面均匀分布,要打碎结渣和消除煤层中的搭棚现象,应根据炉内各层次分布情况进行打钎调整,以保证正常气化。3、上、下钟罩操作:发生炉正常工作时,上、下钟罩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加煤时,上、下钟罩操作顺序是:当煤进入第一节煤斗时,且炉盖已经处于闭合状态,打开钟罩(下面手柄),当进入第二节煤斗时,关闭上钟罩,打开下钟罩(上面手柄),当煤进入炉体内,关闭下钟罩。操作时必须做到两个严禁:严禁上钟罩常开,严禁上下钟罩同时打开。并定期清理水封槽内杂物,确保炉盖密封。4、减少结渣操作:根据不同煤质及煤气成分,合理配比水蒸气的用量。合理掌握结渣节奏,坚持勤出灰,少出灰,必要时进行打钎出渣。5、为及时了解炉内情况,每小时必须测钎及量空气一次(空气层保持在观察口往下18m左右)并观察氧化层的厚度及颜色,观察渣层的厚度及掌握插钎的手感,并做好生产煤气原始记录(£3200的煤气炉空气层为221m左右)。
八、停炉
1、停炉前约15分钟停止加煤。2、关闭蒸汽,使蒸汽不再送入煤气炉。3、先把放散烟筒一格水放至排水阀水位,同时加满通向加热炉的一格水箱
的水。即煤气停止送入加热炉,当看到放散烟筒开始放散时,关闭一次风机。4、加满各水封的水,根据要求控制水位。5、自产蒸汽的气包水位加至玻璃管三分之二高度。6、检查煤层高度,如过高进行打钎排渣。7、关小二次风,当加热炉炉温降至650度以下后,关闭二次风机(起到保护烧嘴、预热器的作用)8、最后再做一次全面检查,切断电源,全面停炉。
九、热备炉第二次开炉及煤层情况
1、第二次开炉前、应进行打钎,如有结渣情况应打碎为止,同时开动转盘,适当排渣。
f2、根据要求控制加水、排水水位。3、炉内煤层情况以暗红色为佳。4、煤层高度控制在风帽之上9001100mm之间。5、可根据经验每加23次煤,转动灰盘25次齿来保证煤层高度。6、每班根据煤炭性质,如发现结渣及时打钎。7、注意观察煤层高度,多高烧坏钟罩,过低烧坏风帽,每班必须测量3
4次。8、如炉内结渣搭桥严重作停炉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