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珠高速公路
五龙岭隧道施工技术总结
单位:二处广州公司日期:20008
f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五龙岭隧道位于广东省翁源县连新镇塘心村阳河南面,近正交方向穿越五龙岭山脊。是北京珠海高速公路主干线上一座六车道的双联拱隧道。1.2结构形式见下图
隧道全长200m,位于半径为1220m的平面曲线上,路面超高横坡3,路线纵坡05668。隧道为扁坦形连拱结构,三心曲墙式复合衬砌,初期支护由注浆锚杆、喷射砼、钢筋网、工钢拱架组成,二次支护为C25模筑钢筋砼,在两次支护之间铺设PVC复合防水层。进口洞门设计为削竹环框式结构,出口洞门为削竹挡墙式结构。
1
f隧道采用三导坑先墙后拱法施工。中导坑宽58m,高64m,半圆拱形结构。中墙为23m宽钢筋砼,顶与中导坑拱顶高差05m。侧导坑宽471m,高698m(818m),双弧尖顶形结构。1.3支护设计参数隧道一次支护为型钢支撑锚喷支护,二次支护为模筑钢筋砼,支护设计参数见下表: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C20喷部支护系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C25钢筋砼射砼位类型网格主筋直径长度厚度间距型号间距cm直径型号厚cmcmcmcm间距cm间距cmWTD25S2400100×1002750φ820×2020b70φ2520注浆锚杆拱墙WTD25S3400120×1202250φ620×2020b100φ2220注浆锚杆φ22砂浆S2250100×100151670230φ820×20φ2510锚杆中导坑(中墙)φ22砂浆S3250100×10010230φ620×20φ2210锚杆φ22砂浆S2200100×10010187050φ2520锚杆侧导坑(边墙)φ22砂浆S3200120×120101810050φ2220锚杆
1.4地质情况1.4.1构造条件五龙岭隧道在区域构造位上,处于南北向雪山幛背斜北东端与新江向斜西北缘的交汇处,隧道进口处有一条断层(F1),呈北北西走向,倾向北东东,倾角较陡,断层面也是岩层接触界线,上盘为帽子峰组(D)泥质砂岩夹薄层页岩,下盘为天子岭组(D3)灰岩,由北向南延伸,岩层产状倾角20。,倾角3965。。施工揭露的地质表明,全隧道位于断层挤压破碎带中,地质条件差,属Ⅱ、Ⅲ类围岩。1.4.2地层岩性隧道区域地层比较简单,以单斜产生,由帽子峰组泥质砂岩、天子岭组灰岩组成。组成隧道的围岩主要为泥质砂岩夹页岩及灰岩,由于岩性差异,岩石风化不均,常出现“夹层风化”现象,厚度各处不一,变化大,灰岩地
2
f段风化带不发育,而砂页岩地段风化比较强烈,隧道左线除进口50m为弱风化砂页岩,其余地段为全强风化泥质砂岩夹页岩,岩体风化呈浅灰黄色的半岩半土状,隧道右线出口出露部分灰岩,岩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