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共主’而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某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指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犁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专制制度的衰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5.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6.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一文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1
f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