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武邑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三次调研地理试题和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
2014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表,完成1~2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1月
7月
降水量(mm)
1月
7月
甲
39°17
40
190
1943
450
乙
39°48
47
260
26
1960
丙
48°58
35
184
543
536
1.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B.两地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D.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全年1465368296474
2004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部地
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下图为中部各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结构图,读图回答
3~4题。
3.中部六省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114
B光热水条件较充足,雨热同期
f河北衡水武邑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三次调研地理试题和答案
C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4.河南和山西两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差异大,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B工业基础差异
C市场需求差异
D耕地多少不同
读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5~7题。
5.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6.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下水位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
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
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
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7.对④工程正确的叙述是
A.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B.是三条南水北调线路中最佳的方案
C.不论对水资源的调出区还是调入区,都有重大的生态意义
D.在调水的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