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f(有删改)
19.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20.这篇通讯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21.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题目(6分)“香港之子”黄福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他,强震发生以后本可幸免于难,但在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被困后,立刻折返现场去搜救,余震降临,不幸罹难。
卖艺老人刘玉池,在深圳街头卖艺为生的他来到募捐点把卖艺所得捐了出来,“不够啊,才50多元……”老人哽咽着说。有人感动地塞给他400元,老人把这400元又捐了出去。
杭州56岁的残疾老人,至今不公开名字的他,由于中风失去了工作能力,但他向玉树捐出自家总共16万存款的10万,这是目前杭州向震区个人捐款中最大的一笔。
(1)若以此三则材料作为新闻素材写成一篇时评,请你为该时评拟一题目,不超过15字。(3分)
(2)请写出你对这三件事实的观感。(至少运用1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3分)
23.下面是昆明西山飞云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