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量和装置A中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而不选用装置B的质量,理由是②该样品所有可能的组成是。33.(5分)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两个改进方案。方案一实验操作向两个充满SO2的200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10mL的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实验现象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
初三化学第7页(共8页)
f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填序号)。
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a.15mL方案二实验操作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向两个充满SO2的300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实验现象b.8mLc.5mLd.3mL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A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3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丙烯酰胺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BC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可达到实验目的。
(3)卫生部建议,每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不多于1μgkg×体重(kg)。50g珍珍牌薯片中含丙烯酰胺150μg。若你的体重为50kg,你每天最多吃这种薯片g。
35.分)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3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加入稀盐酸质量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第1次25352第2次25584第3次25826第4次251076g。
求:(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