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实验四
基于ArcGIS的DEM分析与可视化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进行创建表面的基本方法2、掌握利用ArcGIS三维分析进行各种表面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表面创建及景观图制作3、掌握地形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能利用ArcGIS软件基于DEM对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4、掌握三维场景中表面及矢量要素的立体显示其原理与方法,熟练掌握ArcGIS软件表面及矢量要素杂场景中的三维显示及其叠加显示5、熟练掌握ArcSce
e三维场景中要素、表面的多种可视化方法。6、通过制作某区域的飞行动画,实现对该区域的宏观浏览,掌握地形的三维显示与飞行动化的制作方法。
二、主要实验器材(软硬件、实验数据等)主要实验器材(软硬件、实验数据等)
计算机硬件:性能较高的PC机计算机软件:ArcGIS93软件、VisualBasic60实验数据:《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随书光盘或其他中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地形特征信息提取操作指导见《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九章实例与练习2P349351。实验数据具体见《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随书光盘ch9EX2。要求:要求:利用所给区域DEM数据,提取该区域山脊线、山谷线栅格数据层。具体操作:具体操作:1点击DEM数据,使用表面分析中的坡向(Aspect)工具,提取DEM的坡向数据层,命名为A。2点击数据层A,使用表面分析中的坡度(Slope)工具,提取数据层A的坡度数据,命名为SOA1。3求取原始DEM数据层的最大高程值,记为H;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RasterCalculator),公式为(HDEM),得到与原来地形相反的数据层,即反地形DEM数据。4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求算坡向值。5利用SOA方法求算反地形的坡向变率,记为SOA2。6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RasterCalculator)公式为,SOASOA1SOA2AbsSOA1SOA22,这样就可以求出没有误差的DEM的坡向变率SOA。7再次点击初始DEM数据,点击SpatialA
alystNeighborhoodStatistics(栅
f格邻域计算工具),打开对话框,设置统计类型(Statistictype)为平均值(Mea
),邻域的类型为矩形(也可以为圆),领域的大小为11×11(这个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变)则可得到一个邻域为11×11的矩形的平均值数据层,,记为B,各项设置如图41所示。8使用空间分析工具集中的栅格计算器(RasterCalculator),公式为CDEMB,即可求出正负地形分布区域,如图42所示。
图41
栅格邻域计算对话框
图42正负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