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和米某的行为符合刑法第401条所规定的徇私舞弊减刑、假释罪的构成特征。①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而且是具有减刑、假释上报权和裁定权的司法工作人员。本案被告房某和米某的身份符合本罪所要求的司法工作人员这一特殊主体的要求。②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罪犯是不符合减刑、
f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而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本案被告人米某由于收受请托人的财物而答应为请托人的亲友即盗窃犯张某、刘某办理减刑、假释他明知罪犯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为其伪造假的证明材料可见其主观方面是故意的本案另一被告房某明知老同学米某所呈报的减刑假释材料是假的而给张某和刘某二罪犯办理减刑、假释说明其主观方面也是故意的而且房某和米某有共同的故意。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非法作出减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裁定或决定使罪犯得到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本案二被告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明知罪犯张某、刘某不符合减刑、假释的条件而伪造证明材料证明二罪犯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减刑、假释条件或明知罪犯张某、刘某的减刑、假释材料是虚假的而做出减刑、假释的决定致使张、刘二罪犯得以减刑、假释。④本罪在客体上是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特别是破坏了国家对罪犯改造工作的正常进行。综上所述房某和米某二被告的行为构成徇私舞弊减刑、假释罪共犯另外米某还单独构成受贿罪。因为被告人米某接受了请托人的贿赂8000元其数额已达到受贿罪所要求的5000元的起刑点数额标准。因此在认定米某犯有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同时应认定米某构成受贿罪实行数罪并罚。
五、公文改错指出下列公文的8处错误
请示报告国务院现行设市标准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试行的。……事实证明应对一九八六年国务院批准试行的设市标准作以下调整
f1设立县级市标准①每平方公里约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经讨论审议提出20个县为首批设市县名单附后。以上报告妥否请批准各地试行。
民政部
1993年2月8日
附件XX县……
①标题错误②年份表达不统一③“应对一九八六……”语气不对④分条列项的序号不规范⑤“每平方公里约……”语意含糊⑥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⑦“以上报告妥否”表达错误⑧附件在公文中位置不当
六、论述题
论述“三讲”教育中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三讲”是在全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以整风精神深入进行以“讲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