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义目标系统的所有外部特征的一门学科。
需求工程的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需求开发,另一类属于需求管理。20、用例是从系统的外部对系统进行黑盒视图描述的一种组织方法。
用例是抽象使用系统的一种方式,用户通过用例与系统交互。用例图主要的作用有三个:获取需求;指导测试;在其它环节中起指导作用。
RUP用例实现是系统中执行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将生成特定执行者可见的价值结果,一个用例定义一组用例实例。用例要点:价值结果〉有意义的目标;系统执行〉价值结果由系统生成;执行者可见〉业务语言,用户观点;一组用例实例〉用例的粒度。用例粒度原则:用例要有路径,路径要有步骤。而这一切都是可观测的。建立用例模型的参考原则:用例是短文;用例可以是一个场景,包括动作和交互;用例可以是一组场景,描述不同场景下的行为;用例里不要有系统设计;用例里不要有界面设计;用例里不要有测试;用例应该描述行为需求;用例的主场景最好不要超过9步;用例的最大价值不在于主场景,而在于备选行为。用例建模的步骤:确定系统的范围和边界确定执行者;确定用例;对用例进行描述;定义用例之间的关系;审核用例模型。用例是文档,而非制图!用例文档:用例编号;用例名称;用例描述;参与者;前置条件(成功执行的先决条件);后置条件(用例成功完成后的系统状态);基本路径主事件流;扩展点异常事件流分支事件流;补充说明。21、Actor:系统外必须与系统交互;系统边界直接和系统交互;有意义交互属于目标系统的责任;任何事物人、外部系统、外部因素、时间。22、包含关系:用例A的行为包含了用例B的行为。用例B描述在多个用例中都有的公共行为。扩展关系:扩展关系是从扩展用例到基本用例的关系,它说明为扩展用例定义的行为如何插入到为基本用例定义的行为中。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使用扩展用例:a表明用例的某一部分是可选的系统行为;b表明只在特定条件(如例外条件)下才执行的分支流。泛化关系:A指向B,表示A是B的一种。23、描述包含关系:应在基本用例的行为序列中定义要插入包含用例的位置;要定义该位置,可以引用基本用例事件流中的特定步骤或分支流。24、顺序图描述了一组交互对象间的交互方式,它表示完成某项行为的对象和这些对象间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顺序图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纵向是时间轴,时间沿竖线向下延伸。横向轴代表了在协作中各独立角色。角色用生命线表示。当角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