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对联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二、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二)、教学目标展示: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目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2、对联的种类:按内容分: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及其它联等。按形式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3、对联特点:
f(1)要字数相等,即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举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学对歌诀:(天文)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如: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地理)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