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管理部门备案。年底将重大危险源的情况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43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生产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系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各单位要指定专人按规定的检测项目进行实时或定期的检测,填写相关监测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检测的日常管理体系。444要定期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每3年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工作应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和评估结论等。安全评估报告应报公司安全部和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涉及的生产过程、工艺、材料、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要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报告要报送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445设备部、安全部、电器、仪表、所属车间每季度必须对重大危险源开展至少一次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表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确保安全生产。45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管理
2
f451分管副总必须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各车间部门要对本单位职工进行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让他们了解、掌握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应急救援程序、自救互救知识。452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单位、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危险源,管辖单位要加强与重大危险源毗邻单位和人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告知他们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应急安全措施。46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和隐患治理整改所需的资金投入,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技术管理措施,逐级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责任制。47严格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及其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重后果,实行分级管理与监控: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是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特大事故的危险源,必须作为安全管理和检测监控的重点对象;三级、四级重大危险源是可能造成较大、一般事故的危险源,也应加强管理和监控、不留死角。48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存在的缺陷和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