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兴国战略初见成效【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从材料中可知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1958年。项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项1970年中国人造BC卫星发射升空;D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C、D三项均与图片图6当时

时间不符,故不选。1958年党发动了大跃进,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成为该运动的主要标志,与题意相符,故选A项。【答案】A3.(2011广东文综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学习引入,以“经济政策(制度)的选择与探索为主题,综合考查中外经济建设,考查了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切合时政热点改革与经济转型,立足教材同时超越教材。第(2)问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要从国内面临任务和国际环境分析,其影响要注意从积极与消极、现实与长远角度分析。【答案】(2)选择原因:缺乏经验,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国内面临形势的需要(经济基础尤其是工业基础弱;增强国力、巩固国防);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急需发展国民经济;“一边倒”政策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影响:使我国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但长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后来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部门缺乏活力,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分)4(2010广东文综38)(2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地位大幅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分)【答案】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3分)5(2009广东单科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f年代增长率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195330.2
195416.2
19555.6
195628.2
195711.4
195866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