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一就为扬州。其余八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里的扬州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划,而是指一片广大的自然区域。其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至于为何叫“扬州”,《尔雅释地》里说:“江南曰扬州”,公羊疏引李巡云:“江南其气惨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释名云:“扬州州界多水,水波扬也”,释文引太康地记云:“以扬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明,故取名焉”。总之关于“扬州”二字来源的说法很多。
到了西汉,汉武帝刘彻在全国设置十三州刺史部,作为地方的监察机关,其中就有扬州刺史部。其余十二州为交趾、并州、青州、兖州、荆州、幽州、徐州、朔方、益州、凉州、豫州、冀州。这里的扬州范围也很广,是指今天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以及湖北、河南的部分地区。而今天的扬州,在当时是属于徐州刺史部的。
东汉时期,州逐渐由地方监察机构演变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扬州也变成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治所先后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又迁到合肥(今安徽合肥)。
东汉末年分三国,在曹魏和孙吴分别都置有扬州。魏的扬州治所仍在寿春,下辖淮南、庐江二郡,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安徽南部。吴国的扬州治所在其都城建邺,下辖丹阳、会稽、建安、庐陵等十四个郡,范围相当于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南部、浙江、江西、福建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
西晋统一后,两扬州也合二为一,治所仍在建邺,辖今浙江和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永嘉南渡后,又出现了扬州治所与都城同在建康的现象,并持续了整个南朝。此时,现在的扬州隶属于当时的南兖州。
与此同时的北朝,北魏和北齐也先后置有扬州。北魏的扬州大致在河北项城东北,北齐的扬州仍在寿春。
直到隋朝,扬州才是指今天的扬州。
而早在原始社会,今天的扬州这一地方便有了人类活动。在西周时期,周公东征之后,淮夷便在此建立邗国。至于“邗”字,《说文解字》里说:“‘邗’从‘邑’,‘干’音,国名”。在《诗经伐檀》里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其中“干”是“河岸”的意思。所以“邗国”,意为“建立在岸边的方国”。
春秋时期,此地为吴国所有。出于吴晋争霸的需要,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年在此地开邗沟,筑邗城。邗沟即为最古老的大运河,邗城便是扬州最古老的城池。
战国时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