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合肥学院09应用心理
李先梅0911011026
一、拖延的根源及拖延与完美主义
拖延者的信条: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2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3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4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5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6我必须避开挑战。7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8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9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10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11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等等。
这些假设它们并不是绝对真理;它们是为了拖延开道的一些个人观念。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宁愿拖延着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着风险被人评判你的失败。如果你相信成功是危险的,那么你就会通过拖延保护自己和他人,降低自己把事情做成的概率。如果你将合作等同于屈服,那么你就会一直把事情拖着,直到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才去做它,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掌控感;或者,如果你相信人们不会喜欢真实的你,那么你就会利用拖延保留你自己的想法并跟人们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拖延者信条”里的信念反映了拖延者的一种阻止自己取得进展的思维方式。自责、害怕以及灾难性的想法让他们不可能越过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意识到你的思维方式是不现实的,这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虽然“拖延者信条”远不仅仅只是一些不现实的想法。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拖延的不良习性,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如果他们行动了,他们的行为会让他们陷入麻烦。他们担心如果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会有危险的结果等着他们。在所有无序和拖拉的背后,他们其实在害怕他们不被接受,以至于他们不仅躲开这个世界,甚至还躲开他们自己。虽然要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的反感是相当痛苦的,但是比起去看清真实的自我所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这样的感受或许更能够被承受得起,拖延是保护他们的盾牌。
害怕失败的人可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假设,这些假设将为成就而奋斗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冒险的事情。这些假设是:(1)我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我的能力;(2)我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我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说,我的能力越强,我的自我价值感越高;(3)我做的事情反映了我的个人价值。可以用等式来表示上述假设: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件事情你做得好或不好的问题。你的表现好坏直接成了你是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