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多黯淡?》、《为何雷曼兄弟已不再重要》、《纽约证交所交易大厅见闻》等等报道。其中,《鸵鸟效应可怕吗?》的描绘,在一个似乎永远都不缺乏下跌理由的股市,投资者不再觉得自己“牛”,但这也不一定会让你成为“熊”,事实上,你可能变成了“鸵鸟”。
科技热点:这是华尔街日报的一个偏爱,也迎合了美国人的口味。《粒子对撞揭开宇宙秘密》一文,针对科学家计划启动全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力图揭开宇宙的奥秘,提出一个问题:这一实验是否会引发黑洞和其他量子事件,让地球毁于一旦呢?《狗活一年真等于人活七年?》分析,狗活一年相当于人活七年这个公式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但真是这样吗?这个公式准确吗?
大选热点:如针对200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财经观点,进行专业分析,既为读者释疑解惑,也提高了华尔街日报的财经报道地位。《选总统无关真金白银》一文,用过去数十年民主党、共和党执政时期的不同财经政策,来分析新总统上任后对股市影响的差异,引
f起“想发财”的众多读者高度关注。
中国热点: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这一话题近年越来越多。《谁吃了三鹿奶粉?》譬如等。
“华体故事笔法结构如何华体”故事笔法结构如何华体
华尔街日报毕竟是世界主流财经大报,从趣味情节引入报道主题,目的是分析财经热点,揭示真相。经过近百年的探索,这种故事笔法形成了叙述式、叙论式的写作模式。其中前者以叙述事件来分析该新闻的本质;后者以夹叙夹议来推导该事件的哲理。
叙述式的导语,往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或者趣味新闻,做成一段像“鱼钩”般具有诱惑力的文字,挑动读者的好奇心作为开头,切入财经事件报道。
叙论式则可能用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个幽默的哲理来作为导语,同样强烈吸引读者,引入报道主体。“华体”研究专家廖卫民对此评价说,“这类似于大餐前的开胃酒或精美的甜点,它能使读者在准备咀嚼诸如债券、期货等信息之前,先接触到甜美之味。”
此时,新闻导语不再追求教科书的“5W”,而是施展趣味、悬念等手法,引导读者思维演进到新闻主体。如2008年美国面临股市海啸,《投资者另辟蹊径》的报道导语:
现年49岁、亚特兰大的家庭主夫安迪皮克最近避开股市,转向“流动资产”,在香槟酒上投资12万美元。他买了400瓶香槟,大多是1996年产的陈年佳酿,他说计划把这些酒搁上10年或者15年,然后卖掉赚上一笔。
他还说,收益肯定比看着美林的月度报告要高;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