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切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4、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实际,教法灵活,设计教学语言丰富、注重激励性。注意板书设计的艺术。用好现有教具和优质教育资源。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5、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
f收,不可照搬照抄。对自己过去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要结合不同班级实际及教改要求,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切不可“陈案再现”。
四、管理办法:1、各备课组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详细的备课分工计划,经教研组长审核后上报教务处。(本期后半学期的计划在11月15日前上报教务处)2、教学设计至少提前一周(如在第15周要上的课,最迟应在第14周就要传上去)上传到各自电脑教案共享文件夹中,以便其他教师浏览参考。每周星期一早上前将电子备课内容统一存入电子备课室电脑中备查。3、每篇教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或直接在网上下载则视作无教案。4、学校对实行电子备课的学科进行随时检查,发现备课不及时或不规范,将作为教学常规检查进行记录,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5、学期结束后备课组汇总一份电子教案上报到教务处,以便电子备课的资源积累,实行共享。各备课组要及时对备课资料进行备份,以防丢失。6、教师所备电子教案还要附上课件,不准无课件上课,不得备教分离。二次备课必须在课前完成,备课内容应与原教案构成一个整体,不能支离破碎。7、每周由教研组长检查一次教案、课件备写存放情况,并认真填写教案审阅登记表。8、教务处将不定期对电子备课的执行情况进行随堂听课、督查,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之中。9、电子备课必须格式规范,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五、检查标准1)文本内容(占60)①文本内容的设计要体现“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精讲精练、轻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建高效课堂。②编写的教案要认真。教案应列出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要通过设计学生在学习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