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人们的眼中,似乎总是显得雷声响、进展慢。在油价高涨、环保意识提高的情况下,新能源防爆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曝光率最高的行业之一。然而,与其高知名度相比,新能源汽车究竟发展得怎么样?市场接受度如何?面临哪些问题?拿比亚迪作为例子:截至3月底,比亚迪F3DM已经累计销售1340辆;e6累计销售642辆,其中一半是私人购买,目前e6每月的销售量约80台。纯电动大巴K9已在深圳投入运营200辆,在西安高新区投入运营50辆。此外,比亚迪还与长沙市政府签订了1000辆K9购销协议。由于目前受制于电池产能限制,新能源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订购F3DM需4个月才能交货,e6需2个月,而一般传统汽车最多只需1个月就可以交货。今年深圳市政府计划采购1000辆新能源公交车(以纯电动车为主),500辆纯电动出租车。而在今后的公交车新增更换计划中,深圳将通过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替换传统燃油车的方式,争取到2015年,新能源公交车达到7000台,占公交车总量的60%以上。显然,在油价高涨和环保意识提升的过程中,新能源防爆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同时,成本高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又一因素。其中,既有技术的制约,也有销售量达不到规模化生产的制约。技术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成本只能降低4%-7%,对于推动销售没有决定意义,“未来关键还是把量做大。”此外,政府支持力度的持续性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又一潜在风险。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多的是靠政府政策支持,补贴往往占总价一半以上。因此,补贴政策是否能够持续到新能源汽车在价格和技术上具备足够竞争力,补贴政策退出后,将以何种形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都直接关系着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命运。现在电动车行业有点浮夸,形成了一种国内比国外热、小企业比大企业热的局面。这种一窝蜂投资导致的大跃进使得电动车市场比较乱,不成熟的把成熟的代表了,让一些真正做事的企业受到影响。大小企业都在做电池和电动车,都
f说产品好,可是试运营后,很多车跑一段时间就爬下去了。出事多了,会让人觉得整个行业都有问题。在这场新能源汽车争夺战中,各地政府显然都不想落后于他人。然而,面对大大小小,一窝蜂地新能源汽车上马项目,如何保持清醒的判断,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是目前各地政府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