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13、一级控制点桩位保护(1)测量定位控制点布置在边坡破坏范围之外,防止边坡位移影响控制点的准确性。(2)测量控制点周围3m范围内不得穿过任何地下管线、堆放重物,防止破坏桩点。14、二级控制点桩位保护(1)桩点四周砌筑120mm厚粘土砖围护墙,外围尺寸2m×2m,高03m,内部浇筑混凝土固定桩点。(2)任何暂设的设置、物资的堆放不得影响测量控制点之间的通视。(3)测量控制点周围3m范围内不得穿过任何地下管线、堆放重物,防止破坏桩点。
2、桩基施工成品保护
21、灌注桩成品保护a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变形措施。钢筋笼吊入桩孔内,必须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b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
可编辑修改
f。
的位移和倾斜。并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c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
必须经常予以校核。d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e桩头的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可编辑修改
f。
22、静压桩成品保护a预应力管桩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b预应力管桩在起吊和搬运时,要求吊点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稳并不得损坏。c预应力管桩的堆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3)同桩号的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一端。(4)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4层。d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e静压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必须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f在保留及樟树缘附近进行静压桩时,必须会同甲方、监理、设计单位等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静压桩而发生安全事故。g压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3、土方工程
31、土方开挖及护坡a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在进行挖运土时不得撞碰、损坏。必须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必须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b土方开挖时,必须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