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科简介1、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是2006年学科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招收4届硕士研究生。学科拥有中医肾病学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中医肺病、中医脑病3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肿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基地。已经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肾病、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中医药防治血液病、中医药防治肝病、中医药防治肿瘤、中医药防治肺病、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病、中医药防治脾胃病、中医药防治脑病、中医药防治心病共10个稳定的研究方向。2、学科队伍建设:目前学科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75人,师承导师101人。学科带头人高继宁教授,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祖传中医,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名老中医孙郁芝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分会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肾脏学专业学组成员,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山西省医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山西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3部。3、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本学科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及熟练的实验技能,具有中医内科临床和实验研究能力,能担负中医内科教学,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疑难病症的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研究生学制一般3年,第一年是学位课和有关选修课的学习,第二、三学年随师从事临床、科研工作,修完学位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各项指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医学硕士
f学位。4、培养条件与实践基地优势及教学科研成果:本学科近三年学科共有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35项,厅局级21项,市级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临床实践基地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社会实践基地为山西中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