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乙选填“甲”或“乙”完全重合。
7、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较黑暗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B蜡烛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相等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垂直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相等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右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2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物与像不重合____________________(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不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应该多次改变蜡烛位置,多测几组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
f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便于确定像的位置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距离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大小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不能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虚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不变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4
4、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