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3、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4、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2、简略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风民俗。3、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网站。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录像:过年的热闹场面2、谈话: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时有哪些热闹的情景呢?二、体验活动、师生互动活动一: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1、交流春节的来历: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2、准备活动: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点击“春节”: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
f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3、活动互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介绍时可以加些动作演演,可以自己操作有关春节的动画进行介绍。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5、谈过年的方式: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点击:“我要投票”,出示几种选择)。6、选择:现在我们也来选择一个自己最希望的方式,请按下你选择的序号。7、显示统计结果:老师宣布我们小朋友的选择结果:外出旅游()个,在家休息()个,抓紧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