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考试时间:2011年11月2日下午14:0015:30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从下表“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出土情况表”中,你能获得的相关信息有(出土地点辽宁抚顺山西长治湖南衡阳各种材质生产工具的数量(件)773121)
其中铁农具的数量(件)682117
①青铜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②生产力水平提高A.①②④B.②④D.①②④
③铁制工具的类型多种多样④铁器使用的区域广阔C.②③
2.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红”,但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天灾战乱连年不断C.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耕作技术始终停滞不前
3.天津杨柳青年画《春牛图》反映了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鞭打春牛”。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土牛”。据考证,这一风俗在周代已经出现,《周礼》中的“出土牛以送寒意”就是最早的记载。“鞭打春牛”的习俗反映了(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4读《清代中叶全国耕地和人均耕地表》,从图表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重大影响年份1753年1766年1784年1812年1822年1851年耕地面积(顷)人均耕地(亩)735221878072907605694788925675621027562857400375266236203175)
A.土地高度集中,农民失地严重B.社会动荡,耕地总面积急剧萎缩C.自然经济解体,国库入不敷出D.人口猛增,农民可支配土地减少5.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载有:“海上(松
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说明当时(A.粮食作物比重下降C.农产品完全商品化B.出现了棉花的区域化经营D.棉纺织业是税收主要来源
6.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
1
f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
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D.①③④
C.①②④
7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