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学习、纪律、着装、卫生D.学习、纪律、出勤、卫生13.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A.读、写、算)。)。)。
f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画1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哪个时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5.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课外活动的内容。2.简述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简述教学设计的依据。5.简述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材料一:)。)
f材料二: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2.A【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创造性。
f3.D【解析】略。4.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5.D【解析】略。6.C【解析】关键期的存在表明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7.D【解析】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8.D【解析】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系。9.C【解析】多动症儿童的发病高峰年龄在8~10岁。10.D【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11.C【解析】略。12.D【解析】略。13.A【解析】读、写、算是作为公民所必须的“三基”。14.A【解析】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15.D【解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作出决策。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1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内容很广泛,具体的活动内容包括制作科技小模型、采集标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植物小种植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