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七上教学计划
备课组长:金小刚一、指导思想以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理念为基石,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教育背景差异大,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学生,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加以引导和督促。2七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历史与社会这门新的学科,在活动探究能力、识图能力、语言表述及综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都相对比较欠缺。3该年龄段的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乐于参与课堂,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方面的学习发展潜能较大。同时基于丰富多元的教材内容,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学设计和引导,学生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学习兴趣,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素养。当然由于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这些孩子的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度以及社会经验极其有限,因而对社会方面的教学将是最大的挑战。三、教材分析:
本主题以学生感受、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起点,在描述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本
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一些在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核心的概念。按照“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
思路,综合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知识,逐步将学生的视野从个人生活的狭小范围扩展到人类生
活的广阔世界,将个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追求融入社会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关注人类命运、探究社会发展奥
秘的愿望。本册内容总共分为四个单元,依次分别为: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各具特色的区域生
活和文明的中心城市。
四、教材的三维目标以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使
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和社会信息。
2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发展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