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日本贸易政策的理论思考1
李建军
作为一篇研究日本贸易政策的论文,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是围绕日本贸易政策的历史发展、逻辑演进和原因探寻而展开的。在构建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理论模式的同时,也引发出了一些关于贸易政策理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些思考,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不仅具有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而且通过对贸易政策理论框架外扩的尝试,希望理论的探讨更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第一节日本贸易政策演进的历史回顾
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经历了传统型贸易政策、国际协调型贸易政策和贸易政策重建三个主要阶段。目前来看,日本贸易政策依然处在重建之中,“构建主义”战略是这一阶段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传统型贸易政策日本传统型贸易政策继承和发展了明治维新以后“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产业立国”战略,确立了以“贸易立国”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采取促进出口、抑制进口,控制资本和货币自由流动的政府干预政策来培育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日本传统型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1.保护贸易政策战后初期,为了恢复生产、遏制通货膨胀,日本政府实施了“倾斜生产方式”。尽管这是一种改善经济的产业调整政策,但进口贸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倾斜生产方式实为日本政府在不具有独立对外经济主导权下的一种“进口替代政策”。朝鲜战争以后,日本渡过了战后初期的经济危机,确立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为此,日本政府以《外汇法》为主要手段,实施了限制外汇兑换和限制进口的保护贸易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对日本新兴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起
1
本文为李建军博士论文《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现实经验研究和理论模式构建》第六章的内容。
1
f到了决定性作用。2.贸易自由化政策到了50年代末,由于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及日本重化工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双重压力,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保护贸易政策,采取了贸易自由化政策。1960年6月,以《贸易、汇兑自由化大纲》为基础,日本政府提出了分阶段自由化的原则。在此期间,为了保护国内“幼稚产业”,日本政府还通过调整关税政策和运用行政指导手段,继续发挥贸易政策的经济战略作用。3.出口扩张的多元化贸易政策日本经济经过战后十几年的高速增长,重化工业的生产水平提高很快,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出口扩张的多元化贸易政策。除鼓励日本企业扩大海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