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幅。当有地震作用时,应分别考虑恒荷载和活荷载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及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地震作用的组合,并比较三种组合的内力,取最不利者。于构件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应取自支座边缘处,为此,进行组合前,应先计算各控制截面处的内力值。bb梁支座边缘处的内力值按式:M边MV,V边Vq计算22柱上端控制截面在上层的梁底,柱下端控制截面在下
f层的梁顶。按轴线计算简图算得第39页共75页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设计的柱端内力值,宜换算成控制截面处的值。为了简化起
见,也可采用轴线处内力值,这样算得的钢筋用量比需要的钢筋略微多一点。
因为建筑高度为米≤30米,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抗震规范确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对于框架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
lVVbMbMbrl
VGbvb梁端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对于框架柱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VVcMcbMctH
vc柱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二级取,三级取。一、二、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和。底层柱纵向钢筋宜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MMcbMMc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组合
f的弯矩值之和,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弹性分析分配;b节点左、右柱端截面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
弯矩值之和,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框架梁内力组合本例考虑了三种内力组合,即,,。此外,对于本工
程,这种内力组合与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相比一般较小,对结构设计不起控制作用,故不予考虑,各层梁的内力组合表见表。
下面以第一层AB跨梁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为例,说明各内力的组合法。对支座负弯矩按相应的组合情况进行计算。求跨间最大弯矩时,可根据梁端弯矩组合值及梁上荷载设计值平衡条件确定。图可得:VAMAMB11l1q1lq2,若VA2q1q2al0,说明xal。
2l22第40页共75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