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提不到要害处时,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敢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围绕教学目的结合本节课内容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途径,使学生感到确实有疑难可想,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解决的数学价值,长此以久,学生提问的习惯自然而形成。2、从问题着手,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实践是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中心,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教学“圆面积”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和剪刀,要求学生去实践。抓主如何利用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帮助我们解决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思路组织教学,并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个图形。通过实践,学生自己得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实践不仅仅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懂得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还经历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看到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怎样由已有的知识探究出来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同时也受到了教师的“怎样正确思维”的熏陶,使学生逐渐由形象的单向思维向抽象的
第2页
f多向思维的学习习惯发展。3、打破定势僵化的困惑,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老师提问后,一个答错了。再问另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此题唯有一个答案。这种强制、封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服从、保守、循规蹈矩的人格特征。我们要克服这种教学弊端,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别出心裁”。如在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思路。我们先从学生身边教室里的事情出发,“我们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1,男生有多少人?”先分组研究解答方法。4有的学生很快想到画线段图,有的会数教室里的人,有的既画图又数人,学生根据各自的观点,不断转换思考解题角度,思维异常活跃。得出了以下几种解法:24+24×1424×(1+1)X-24×1=2444X-24=24×1。然后,再让学生解比较抽象的例4
题,“苍海渔业一队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六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