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商务部酝酿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P2P前景预测
今年7月,十部委联合出台了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商务部未在其中,不过商务部一直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密切关注。近日,媒体报道,商务部正在酝酿制定《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预计年底前将会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并于明年正式推广。据悉,此次计划出台的互联网金融国家级标准将有以下亮点。其一,区别于不少信用机构通过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交的财务数据进行评级,此次《标准》要求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务经营信息采集环节,必须引入律师与会计事务所,审核财务数据,从而确保评级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其二,除了现有的对互联网金融评级方式之外,《标准》还将有差异化的评级方式,如评估收益率之外,《标准》还将引入前十大借款人待收资金占比、贷款地域集中度、投资标的的期限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标准》制定与出台是商务部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次探索。近年,得益于“互联网”强势影响,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面貌,并凭借低成本、便捷性、信息透明化高与服务微小企业的优势迅速获得了大众喜爱。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突破了10万亿元。其中第三方支付发展最为成熟,市场规模达922万亿元P2P则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
1
f场规模为1000亿元,但发展势头最为强劲,过去5年,P2P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50。2014年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家从业人员的数量约为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000万人。不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素发展的同时,其安全风险也正不断加剧,不少平台接连倒下。如P2P领域,截至今年10月,我国正常的P2P平台为2520家,而累积的问题P2P平台达1078家主要涉及故意欺诈、资金链断裂与恶性竞争方面,这折射出P2P行业监管缺位、风控能力不强、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因此,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目前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互联网金融,这对P2P健康发展有益另一方面,平台提高自律意识,提高风控能力。《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以及即将出台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与认证标准》都提高了平台门槛,这将倒逼平台约束自身,并加大IT投入以弥补自身风控不足,预计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建立个人征信制度将成为发展大势。(以上数据信息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P2P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