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它符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趋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借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无论从课程标准或者是教材都体现出了密切联系生活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里明确指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教材的特点之一也明确指出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历史课程标准》里,提出“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广大教师可以从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以课堂为基本立足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效。那么,如何运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呢?1、“生活即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指导青年一代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不断改进现实生活,使生活不断前进和向上。我们的教学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要使课堂教学做到生活化,应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样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f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趋向,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感受到探究这样的材料是有意义的,于是使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获得了情感态度等的培养。在设计教学时,要尽可地创设情境,也可利用实物或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辅助,还原生活,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七年级上册时,本册设计到大量的成语、典故,本学期采用了学生成语知识竞赛、表演、故事会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八年级下册教材要求学生收集家庭的照片,教师再指导学生为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然后布置到展板上。依此类推,我也指导学生收集家里保留的过去的一些纪念册、藏书等,布置到展板上,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变化,进行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又鼓励了学生为生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