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
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
“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
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
到呢。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
(4)官大者,主恶.之(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15.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答案】12.(4分)(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每小题1
分)13.(3分)D14.(4分)(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分,“恒”“过”各1分)(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2分,“乎”1分,语句通顺1分)15.(4分)(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分,意对即可)(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
4.(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f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