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作者:吴佳芮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正常享受父母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与引导,因而在成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道德问题尤为突出。应注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注重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全社会积极践行道德行为教育,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形成改善和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明显。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1其中,外出农民工的人数为16884万人,与2014年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6821万人相比,增加了63万人,增幅为04。农民工总数呈逐年递增之势,导致留守儿童数量随之逐渐攀升,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对德育重视度不高,导致其在生活、学习方面未养成良好习惯,道德教育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既不利于儿童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成,应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与政府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一、家庭教育有着天然地赋的德育功能
1、监护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模范和榜样作用。古有“孟母三迁”、“三娘教子”和“岳母刺字”,均是家庭教育的典范,这说明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应当关注其良好的道德养成,如果父母不具备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条件,则应当为孩子寻找思想道德素质较好的亲戚或家人作为监护人,力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政府逐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感建设,并给与法律保护,“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2
2、加强与儿童的陪伴与沟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