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学案例
陶雪燕
案例:学生张帅,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回来一次,孩子和奶奶在家,平时没人辅导作业,他衣着不整,少言寡语,不合群,成绩不理想,又不遵守纪律,是班上的老大难。
一、形成原因:我对这个学生的情况仔细分析了一下,发现,造成他落后的原因之一是他家庭教育跟不上,基础差,没人辅导、监督、自身又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原因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奶奶只管吃穿,没人与其交流,形成性格孤僻的现状,从而也渐渐成为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二、教育措施:1、在平日学习中,我注重保护其积极性树立他的自尊心,在生活上多关心,让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在学习《春眠》这首古诗时,张帅把“处处闻啼鸟”,误读成了“处处闻鸟啼”,大家听了都哄笑了。当张帅弄清楚原因之后,更是深深地低下了头。我想,嫩枝要扶不宜折,否则,他可能再也不会举手了。我没有批评哄笑的同学,更没有批评张帅,我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张帅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同学们都带着惊异的表情恢复了平静,我又接着说:“处处闻鸟啼,就是到处听到鸟的叫声。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所以写成“闻啼鸟”。随后我又看着表情仍旧有些忐忑的张帅说:“当然,意思不变也并不等于说张帅同学读对了,他所以念错,是因为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对吗?”张帅点点头,但我能看出他眼中的感激之情。我又请他读了一遍。
f2、同学互助:我专门安排班里的几个小干部时常辅导督促他及时完成作业,并监督他遵守纪律。并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帮助。安排表现好的学生与其做同桌,因为孩子都是处于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同龄人之间互相影响的巨大力量,这个方法很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起了很大的改变。
三、教育效果:他开始热爱这个集体了,关心这个大家庭了。他变了,确实变了。张帅同学在成功中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感受到同学们的友爱,这都成为他上进的动力。经过努力与帮助,他无论在学习、纪律、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大进步,终于走出了问题生行列。如今,他语文成绩以是90分以上的行列。
四、教育启示: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材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教师给予的不能只是指责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认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充满爱心,让阳光撒满学生的心田,让每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