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
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安全状态的存在和维持时间,地点及其动态平衡的方式等都带有随机性。
3)安全的相对性:安全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人们总是逐步揭示安全的运动规律,提高对安全本质的认识,向安全本质化逐步逼近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无条件地追求绝对安全,特别是巨系统的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但有条件地实现人的局部安全或追求物的本质安全化,则是可能的,必须的
5)安全的经济性:安全与否,直接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损失有关,保障安全的必要经济投入是维护劳动者的生产流动能力的基本条件,包括安全装置,安全技能培训,防护设施,改善安全与卫生作业条件,防护用品等方面的投入,是保障和再生生产力的前提
6)安全的复杂性:安全与否取决于人,物,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实际上形成人一机一环境运转系统,这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结合的开放性巨系统
7)安全的社会性: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8)安全的潜隐性: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把握程度,总是受人的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2安全观的确立依据,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价值何在。P43
安全观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它应该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世界观主导的一种观念。世界观是由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共同组成的,这是安全观作为一种观念时确立的依据。同时安全观
f和人生观、价值观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安全是人生观的基本目标之一,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这些是安全作为一种观念存在或者确立的价值所在。3事故的基本特征,事故预防原则P86
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及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预防原则: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考虑:A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B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3)效果性原则。4)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5)责任制原则。
综上所述,事故的预防要从技术、管理组织和教育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5系统的属性P125系统具有四个属性:1)整体性:系统是由至少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要素(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